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教育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的通知》有关问题的通知

时间:2024-06-16 22:17:56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91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的通知》有关问题的通知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的通知》有关问题的通知
教育部



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切实执行《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有关教育经费投入的规定,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的通知》(国办发〔1998〕23号,以下简称《通知》),现就落实《
通知》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主动配合财政部门,认真按照《通知》要求,严格依照《教育法》关于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的规定,确保年度预算执行结果做到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了解和掌握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的划拨、预算执行中超收部分的安排情况,以及教师工资发放情况。如发现违背《通知》要求的问题,应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政府,并通报审计和监察部门,提请进行审计和检查。
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组织一次教育经费预算安排和教师工资发放情况的摸底调查,对本地区内贫困地区面临的问题,要配合财政部门,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确保《通知》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四、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坚决禁止挪用、浪费教育经费的现象。同时,要通过深化教育内部各项改革,减少冗员,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1998年7月16日
关闭民间举报不利于“公民社会”的形成

杨涛


因为涉嫌违反《刑事诉讼法》,沈阳首个民间举报网站———“中国举报网”被关闭了。从创建到关闭,这个网站的“寿命”总共1个月零7天。(《华商晨报》 2004年09月06日)
辽宁省通信管理局下发的《通信网络断开接入决定书》写道:经沈阳市公安局检查认定,你开设的“中国举报网”涉及的以电子邮件形式,接受群众举报信息并转交有关职能部门,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个人无权受理公民举报和对举报内容进行核实,属违法行为。根据辽宁省通信管理局《断开违规使用和经营通信网络接入管理办法》第三条五款之规定,决定从2004年8月27日起,断开对你单位的通信网络接入服务。
笔者查阅了《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从该规定来看,单位和个人有权利和义务向司法机关报案或者举报犯罪,但并没有禁止单位和个人向其他个人举报犯罪,按照“公民权利法无禁止即自由”的法理,怎么也推导不出“个人无权受理公民举报和对举报内容进行核实”及开设举报网站属违法行为的结论。因此,只要不从事传播黄、赌、毒及危害国家安全、侵犯他人名誉等违法犯罪活动,任何公民个人和单位都可以开设民间举报网站。当然,民间举报网站在从事监督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对公民名誉权的侵犯,但这不是取缔其的理由,因为如果网站涉嫌侵权,完全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
相反,关闭举报网站涉嫌对公民言论自由和监督权利的侵犯。《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因而,公民在向国家机关举报犯罪的同时,向其他公民和媒体举报犯罪以寻求援助,其他公民有权接受这种举报进行核实,都是公民行使正当权利的体现,关闭举报网站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剥夺的公民言论自由和监督权利。而且,如果按照辽宁省通信管理局的逻辑,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进行了舆论监督的各大媒体全部最好关门了事,见义勇为者也趁早回家,因为他们不是国家司法机关,而他们监督和与犯罪斗争的前提大多是要有公民的举报和求助及进行核实,而这是“属违法行为”,多可怕的一顶帽子!
开设民间举报网站非但不违法,而且还更有利于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实现对权力的监督。我们看到,近些年来,民间举报网站借助网络的力量,在反腐败斗争中起到了国家机关和传统媒体不可代替的作用,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民间举报网站为涌现更多负责任的公民,培育监督政府和在更大程度上自立、自主、自我管理的“公民社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和渠道。中国舆论监督网对山东省济宁市副市长李信的腐败行为的揭露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正是该网站的揭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李信才得以被及时查处。
因而,用对《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来解释关闭民间举报网站的理由是掌握权力的部门的一种权力话语霸权和“强盗逻辑”,其本质是惧怕公民权利意识的崛起和贪恋权力对社会控制的无所不能,其结果必然会打压正在形成的“公民社会”。笔者建议,“中国举报网”的创办人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争取自身的合法权利。

通联: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   邮编:341000   
tao1991@tom.com
tao9928@tom.com


中山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


中山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中山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快建立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住房投资体制,适应住房商品化的要求,根据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在编工作人员(含离退休人员),未享受过各种住房优惠待遇的(包括公助私建、廉价划地建房、单位集资购、建房,租住公房,以及购买解困房、廉价房、配套价房和房改房),均可按本办法领取住房津贴。
第三条 本办法实施后,实行住房津贴制度的单位不得再购、建职工住房。
第四条 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人员,每月按如下标准领取住房津贴:一般干部职工350元;科级干部400元;处级干部450元;厅级干部500元。津贴标准每年递增10%。
在领取住房津贴期间,因职级发生变动的,从变动次月起,按新任职级标准领取住房津贴。
第五条 凡经本市职改办确认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并被在职单位聘用为高、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可享受相应级别干部的住房津贴标准,部队师、团级转业干部按转业时的职级标准领取住房津贴,营级(含营级)以下干部按转业后的职级标准领取住房津贴,其从部队转入新单
位前的军龄可作连续工龄计算。
第六条 符合条件领取住房津贴的人员,领取津贴时间共为15年,但连续工龄须满5年方能领取住房津贴,满5年后,在第六年的第一个月一次性领取5年的津贴。本办法实施时已满5年以上工龄的,也可以一次性领取5年津贴,一次性领取的5年津贴不计算递增,以后的津贴逐月
领取。
第七条 未领足15年住房津贴而离退休的,离退休后其津贴继续按月发至15年止;本办法实施前离退休的,可按其离退时的职级的住房津贴标准领取至15年止,在领取住房津贴期间,因自动离职、被开除等原因离开工作单位的,从离开之月起,停发住房津贴;在领取津贴期间死
亡的,从死亡次月起,停发住房津贴。
第八条 配偶双方均属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人员,可分别按各自职级领取住房津贴,但配偶一方无论是否在上述单位工作,只要其享受了本办法第二条所列之住房优惠之一的,双方均不能再享受住房津贴。
第九条 职工领取津贴后,可通过抵押贷款(供楼)形式购买商品房。有关银行可按规定提供楼宇按揭。首期付款有困难的人员,可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公室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第十条 住房津贴的来源为单位的房改基金,不足部分按经费供给渠道解决。
第十一条 其他单位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房改办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1997年10月1日起实施。



1997年10月1日